声波生命探测仪,它寻找生命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1年3月26日 19时48分
3月14日,中国救援队在岩手县的废墟中搜寻幸存者
3月21日零时许,中国国际救援队15名队员圆满完成日本地震海啸灾区救援任务回国。这之前4天,3月17日,中国地震局机关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刚刚带领中国国际救援队完成新西兰地震灾区救援任务的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处长王志秋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记者◎李翊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国际救援队具体在什么位置救灾?情况怎样?
王志秋: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在3月13日21点抵达救援地——岩手县大船渡市,这里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约200公里。中国救援队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废墟下的幸存者。余震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现场救援队员面临的一种安全隐患。3月14日早上7点,救援队分为3个小组,针对之前接到求救信息疑似点进行了仔细排查,但尚未发现生命迹象。上午,海啸预警不断,救援队转移到相对安全位置搜救。大船渡市属临海丘陵地带,主要受灾地区位于沿海海湾。救援队施救环境三面环山,一面迎海,海风很大。五六级的大风把帐篷吹倒了几次。室外阴冷,气温2摄氏度左右,6级以上余震频发,海啸预警频发,核辐射危机尚未解除。当地无水、无电、无通信信号,救援队利用自带设备发电照明,吃住全部自给自足。
三联生活周刊:这次救援跟以往的救援相比,困难在什么地方?日本那边的情况与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工作哪个更艰难?
王志秋:此次救援的重灾区是海啸冲击的地区,很多地方需要花大力气去排查和搜索,同时天气寒冷,还面临着潜在的核辐射危险,可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救援行动。日本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有不同的难度。汶川主要是以建筑物倒塌和山体滑坡为主要灾害种类,日本主要是海啸和核泄漏为主,其特点各不相同。汶川地震建筑物倒塌后,会有存活的空间,人员幸存概率比较大。海啸过后,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成功逃生,一是遭到洪水袭击,幸存可能性较小。海啸现场搜索难度比较大。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救援队相比怎么样?
王志秋:成立于2001年4月27日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在2009年通过联合国重型救援队的测评,是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救援力量。按照联合国的分类,国际救援队有重型、中型、轻型之分。联合国对前两者进行测评分级。虽然对设备没有明确要求,但是对于救援队的能力怎样,有成系列的测评。能否连续在现场工作15天,是否能在两个场地连续开展工作,能否打穿45厘米厚的水泥板,能从上方垂直或者从工作面打穿多厚的木板,都是判断救援队能力强弱的标准。有的国家很看重这些测评,在邀请别国救援队时,只欢迎通过联合国五级资格认证的国际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10年来,与发达国家进行过多方面的合作,也派专家、骨干队员去到德国、新加坡、日本进行培训,通过实践和分级测评,能力和发达国家的救援队基本一致。大家在同一座废墟上工作,一般互相不会比较。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支国际救援队,有哪些顶尖的装备?
王志秋:比如一块盘子大小的气垫,它能支撑起1吨的重物。原理并不复杂:气垫是由防弹材料制成,没充气时瘪瘪的,只要有5厘米的缝隙就能把它塞进去。救援队员用一个6.8升的气瓶把压缩空气压入气垫内,气压产生的动力就能顶起楼板。因为压强是不变的,所以受力面积越大,支撑力就越大,因此方桌大小的气垫理论上可以撑起68吨的重物。在搜救过程中经常被用到的还有三种生命探测仪。一是利用光反射原理制造的光学生命探测仪,俗称“蛇眼”。这种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就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只要废墟上有一个手指粗细的孔,即可深入探测,类似摄像头的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清楚,基本确定被埋压人所处的位置和被困地形。队员们称之为“废墟中的胃镜”。二是声波生命探测仪,它寻找生命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这种仪器配有6个振动传感器,能根据各个传感器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即使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理论上,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颤动,探测仪也能感觉出来,因此被称为“废墟中的听诊器”。三是2007年刚引进的雷达生命侦测仪,它可以连续发射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接收器不断接收反射信号,并通过对不同时间段接收的信号进行比较等处理,判断目标是否在动,就像是一台“废墟中的CT机”。在实际的搜救过程中,这些设备各有利弊。比如平时训练中,生命探测仪隔着5层楼板还能准确定位生还者的位置,但在搜救现场,电磁波经过多次反射后并不是100%准确。声波探测仪在现场也缺乏安静的作业环境。即便是被称作“最好的搜救专家”的搜救犬也存在误差。对搜救犬来说,遇难者的气味是训练中未曾接触过的,这影响了它的判断。救灾现场比训练模拟出的环境要复杂得多。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搜索装备被实践证明是生命探测的利器。装备配置只是常规的,关键还在于人。这里面包括专业知识、经验还有信念。
三联生活周刊:建立这样一支国际救援队的初衷是什么?
王志秋:早在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就提出,防震减灾工作要建立三大体系:一是监测预报工作体系,二是震灾防御体系,三是紧急救援体系。前两个体系,我们已经比较成熟,而建立第三个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立专业化的队伍,即组建国内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专业化的国家救援队伍。另外,1991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提升联合国在应对复杂紧急情况和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并为此设立了紧急救助协调员(ERC)制度。从这个背景来说,中国成立国际救援队比欧洲国家晚了20年。进入21世纪,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需要组建一支专业队伍参与到国际救援行动中去。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组成部分是哪些?这种组成结构是国际普遍的标准吗?
王志秋:国家地震救援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地震局专家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协调、技术指导与保障工作;第二部分是搜索营救人员;第三部分是医护人员,在紧急医疗处置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实地救援时,三方融为一体,协同作战,工作机制是由中国地震局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建立救援队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队伍培训、训练与协同演练,救援队出动等重大事项均由联席会议决定。10年里,救援队人数由初期的222人扩编至现在的480人,各种装备基本增补到位,全队形成了具有相当于3支独立建制和能力的国际重型救援队,可同时实施异地、多点、长时间救援行动。各国的救援队组成部分是不同的,但是注重管理、保障、搜索、营救、医疗救护和灾害评估等六大能力是必须具备的。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志秋:首先作为一支社会主义国家的救援队,干大事的能力强,派队伍速度快。能快速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军队、民航等等;其次,队员年轻,现场工作不怕苦,精力充沛,协调容易;第三,有很强的合作精神,同联合国、当地政府以及其他国家救援队合作得很好。■
(实习记者丁莉对此文也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