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诚信伤心—再谈食品安全
回顾2006年,食品、饮料、日化行业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一时间当我们消费者再一次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却无从下手,人们开始对一向热衷的品牌产生了信任危机,各个质检部门发布的产品质量鉴定报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被奉为购物“宝典”。的确,2006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
2006年2月,从新加坡传来美国博士伦公司生产的润明水凝护理液可能导致眼角膜真菌感染的消息。紧接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月23日宣布,紧急召回由美赞臣公司生产的GENTLEASE牌某批次婴幼儿人工配方奶粉,召回原因是该批产品中含有金属颗粒。婴幼儿服用该产品容易导致体内呼吸系统和咽喉严重受损,出现咳嗽、咽食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后,美国环保组织对当地市场的汽水进行成分检验分析时发现,包括芬达、美年达在内的多个品牌的软饮料,都含有可产生苯的防腐剂苯甲酸纳和抗坏血酸钠,部分汽水饮料苯含量甚至超出当地法定上限(每千克含1微克)的八倍。
无独有偶,美国宝洁公司在中国从2005年起就一直卷入一波又一波的质量事件:SK-II因含腐蚀性物质的嫌疑和虚假广告宣传被江西消费者告上法庭;佳洁士牙贴被曝出外包装中英文标签内容不一致;汰渍洗衣粉被查出质量不合格;海飞丝、潘婷、舒肤佳等品牌被宁波工商部门以产品涉嫌虚假宣传为由立案调查。
其实,任何一家企业,当自己的产品出现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时,都应该勇敢地为自己的产品负责、为消费者的安全负责,而不是一味的只顾维护自身形象、推卸责任;尤其是那些关系到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产品,否则就很容易让公众对起诚信度产生怀疑。因此,这些企业要想在2007年远离信任危机的困扰,就必须放下架子,真正深入和了解中国市场,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做好产品,把好质量关,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也不要先想着怎么去逃避责任、降低自身损失,而是要勇于面对问题、趁承担责任,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这才是大企业应有的风范 |